各位家長,
還在放任自己小孩隨意玩手機嗎?
注意啦!
這段時間騙子已悄悄盯上了孩子們
全國各地發(fā)生了許多起
針對的學生們的電信詐騙
這些孩子是落入了騙子什么樣的圈套呢?
家長們應該怎樣應對呢?
近日,興寧一名11歲的孩子就因加入網(wǎng)上明星粉絲群,參加“紅包返利”活動,用其母親手機掃碼,被詐騙了31496元。
![](http://photo.mz168.com/attach/202005/478_158979499866jjrejanwozwxt.jpg)
5月12日,興寧市刁坊鎮(zhèn)圩東村的小李同學,在家玩手機時加入了一個名叫 “小湯圓俱樂部”的XX粉絲QQ群,喜歡追星的小李隨后加入群聊,發(fā)現(xiàn)群主發(fā)信息稱截圖手機中的微信錢包內的零錢金額,便可以領取紅包。截圖就能返紅包?小李抱著試試看的心理,將微信錢包里面的零錢金額499元截圖,用自己的QQ發(fā)給群主。對方就發(fā)回一個微信二維碼,要她用微信掃一下二維碼,然后輸入499元金額,同時在3至4秒內輸入密碼,就可獎勵1555元紅包。小李按對方的指引,操作完成后,對方卻稱操作有誤,需要重新操作。小李發(fā)現(xiàn)微信獎勵紅包沒有到賬,便讓群主退款。對方表示退款可以,但需要拿父母的手機,截圖父母的微信零錢金額。小李便將母親手機微信的月截圖發(fā)給對方,對方再次發(fā)來二維碼,說用她母親微信掃描二維碼,然后輸入4999元金額,同時輸入支付密碼,便可完成退款。就在小李按要求操作完,對方又反復以退款不成功的理由,又讓她重復掃碼,轉了5999元、19999元,同時還要求小李把所有聊天記錄刪了才可以退款。小李同學把事情告訴家長,小李父親意識到孩子被騙了,便立即帶著小李到派出所報警。
不僅僅是這種“紅包返利”騙局,孩子們還容易落入這些陷阱中:
陷阱一:假“游戲解封”真詐騙
近日,亳州的李先生報警稱,其兒子在上網(wǎng)課期間為解除游戲賬號,防沉迷游戲,將李先生的微信賬號等信息泄露,導致銀行卡被盜刷。了解情況后,輔警及時幫助進行賬號申訴,并追回11000余元。
陷阱二:“充值返利”
詐騙分子利用未成年人上網(wǎng)課期間,可以長時間使用手機、電腦等,實施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,全國已有多名學生被騙。福建晉江的學生小黃上網(wǎng)課間隙,在某群里看到“10倍返利”的廣告,就用父親的手機掃碼支付,10次共被騙164500元。
陷阱三:以拍抖音視頻為由詐騙
近日,淮北花園派出所接到小學生陳某某的報警,稱在家中被一網(wǎng)名“人才”的網(wǎng)友以拍抖音短視頻為由詐騙1500元。3月26日,淮北民警遠赴江西南昌將“人才”周某某抓獲。其用同樣手段已詐騙十余名未成年人金額萬余元。家長要看好上網(wǎng)課的孩子們!
陷阱四:“兼職刷單”被騙
廣東惠州的橙橙同學,上網(wǎng)課時收到陌生號碼發(fā)來的短信后,加入某網(wǎng)紅生日福利群,被刷單兼職廣告吸引。橙橙第一單賺錢后,投入更高,隨后四單共計被騙19萬元。
陷阱五:購買游戲皮膚被騙
許村鎮(zhèn)的小張今年15歲,是一名在校初中生。3月10日上午,她在某網(wǎng)絡平臺看“吃雞”游戲視頻時,有個陌生人加她為好友。之后,對方問小張要不要買“吃雞”游戲皮膚,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小張把價格從300元還到了150元,然后就通過支付寶轉了150元給對方。轉完之后,對方就把小張拉成黑名單了,小張這才發(fā)覺不對,當晚在家長陪同下來許村派出所報案。
警方提醒
詐騙分子的手段五花八門,我們的孩子面前存在很多詐騙陷阱,家長要妥善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機,不要將自己手機支付密碼等信息透露給孩子;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,提高防騙意識,不能輕易相信陌生的電話、短信,不要亂點擊網(wǎng)站鏈接,不盲目掃描二維碼,不能輕易告訴別人父母的個人信息、銀行卡的相關支付信息,不能輕易進行轉賬。(興寧公安)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
![](view/img/dash.png)